准时达孔向华:不确定性常态之下,供应链的弹性和敏捷性如何实现?

9月22日,由罗戈网主办的“2020(第四届)合同物流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准时达全球解决方案负责人孔向华出席了此次峰会的圆桌论坛环节。

 

 

 

该场论坛由罗戈研究院院长潘永刚主持,来自京东、中外运、路歌的高管作为嘉宾与准时达全球解决方案负责人孔向华一同坐而论道,探讨“供应链和物流面对危机和波动的情况下,如何做到更加弹性、更加敏捷”。孔向华从全球贸易的角度解读了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他介绍道,由于疫情爆发在春节期间,再加上很多制造企业不停工不停产的性质,使得准时达有了基础的人力和动态调整的安全库存来维持运作。国内企业复工复产期间,为了避免供应商哄抢运力、市场哄抬价格,准时达主统一采购运力,管控司机,为供应商提供就近交货、集拼入厂服务,最终实现了“货物和车辆零污染、司机和员工零感染、运输过程零传播”的目标。这是一个物流供应链管理企业的社会责任。因此当疫情蔓延到全球时,准时达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应对经验,提前做好了运力采购,迅速为全球供应商打造了弹性的供应链网络,以“一地交货、全球交付”的体系,在运力资源极度稀缺的条件下,整合供应商的需求,开放自身提前储备的运力,通过订单管理、库存管理、交付管理、贸易合规等,保障生产供给,提升供应商企业的整体供应链效率,降低他们的运营成本。

 

 

 

 

另一方面,他提到疫情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反思,这对物流供应链行业来讲是好事,因为大家开始越来越重视供应链,尤其是全球供应链的协同化和区域供应链的弹性,而且也越来越看重企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所以这对行业来说也是很好的促进。准时达MDS(ManufacturingDigit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就是助力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解决方案。通过后台信息系统和自动化及IoT应用,准时达精确采集三实(人流、物流、过程流)三虚(讯流、金流、技术流)六流大数据,基于六流可视,通过中台的控制塔体系进行全链路运营管理和资源管控,做到提前预警、提前干预、绩效管理和持续优化,最终给客户呈现的是前台数字化驱动的智能化商业决策和无忧的供应链体验。

 

针对各位嘉宾所谈到的“不确定性”带来的种种挑战,孔向华认为,不确定性在目前乃至将来一定会成为常态,供应链物流管理也将会越来越看重风险的评估,如何去诊断和预测风险,甚至是提前采取解决方案来规避风险,是考验一个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总之,大家会越来越看重供应链的弹性和敏捷性。他表示,制造业的供应链还会涉及到协同,尤其是在做全球布局的时候,这是一个长链的协同,而如何把链条简化,使它变短变高效,数字化的应用必不可少。此外,他认为类似黑天鹅事件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有助于让大家意识到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不可能独善其身,传统企业的包山包海会让他们失去敏捷性和弹性,而市场和社会正趋于精细化分工,特别是物流供应链这种专业领域的管理更应该交给专业的公司专业的人去做,而这一块正是准时达这样具备C2M2C全球供应链管理能力的科技型供应链物流企业一直以来在为客户解决的难题。

 

 

孔向华提到,疫情之后很热门的一个词是“报团取暖”,在这样的趋势下,平台化的思维和模式越来越被大家所接受。“大家在一个平台上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各取所得、开放共赢,我认为这是很好的一个发展趋势。准时达就在打造这样一个合作的平台和共生的生态圈。”目前准时达围绕在供应链领域积累多年的优势,形成了非常完善的“三网三平台”的商业模式。围绕制造业核心企业,准时达不断向上下游和周边生态延伸,服务到供应商的供应商,以及客户的客户,最终有效掌控了核心企业生态圈的大数据,助力企业供应链上下游高效协同。在做好自身服务的基础上,准时达也不断完善服务平台,为平台企业提供品牌、资金、产品、技术方面的赋能,共同提升社会供应链运转效率,降低社会物流运营成本,共创中国最大B2B供应链生态服务体系!

 

 

关于“2020(第四届)合同物流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本次大会以“坚韧 寻找确定性”为主题,现场集结了物流工业一线投资人、物流业巨头公司高管、货主企业代表以及相关领域创业者们一同探讨合同物流的新机遇以及最新发展趋势,此外,罗戈研究院院长潘永刚在峰会现场发布了2020中国合同物流企业排行榜25强并解读了《2020中国物流发展报告》。准时达以2019年度94.2亿元的营收排名第八。